首批5A级国际旅行社湖南省最佳旅行社旅游协会成员张家界当地最大旅行社张家界国际旅行社
位置导航:首页>>旅游攻略>> 正文

自行车旅游攻略

信息来源:张家界旅游指南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0/7/6 23:59:04


 

   在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者需求日益多样,市场和产品也随之细分化。成熟的旅游市场上,营销和竞争更多地不是表现在价格,而在于产品的专业化细分。多年来我们对外推出的旅游线路产品变化不大、缺乏立体感,从广度上看铺得很开,覆盖全国;但从深度上看却缺少分层次的专门挖掘;从种类上看也很难说得上丰富。对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一些细分的专业化需求注意、研究得不够。这与我国即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和国际最大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发展前景是不相适应的。

  旅游强国的对外产品供给应当是一个完整、丰满的体系,既要有适应一般观光需求的主流产品作为主导,也应有针对各种特殊需求设计的专项产品作为补充。其实根据特定客源层不同需求量身打造的特殊产品,往往更有深度、更具文化内涵,也更富于吸引力和生命力,自行车旅游就是其中之一。加强对这类专项产品的研究与营销,对于中国旅游业深化市场和产品细分、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丰富的产品集群体系,树立旅游目的地鲜明的大国形象,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 自行车旅游的发展背景和模式分析

  自从18世纪欧洲人发明自行车以来,很长时间内其功能主要是用作代步,这种交通工具的功能至今还在为人所用,如我国就仍然还是世界上制造、使用自行车最多的国家。但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自进入汽车时代后,自行车的代步功能逐渐弱化。家庭普遍拥有汽车后,人们的营养增加、体力活动大大减少,而这时自行车作为健身休闲的一种工具,又再次为人们青睐,并逐渐发展成一种专业旅游产品。随着收入与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除在本国内骑行之外,越来越多的自行车旅游者有愿望、也有能力走出国门,跨越洲际前往中国进行骑车旅游。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模式:

  (一)竞技体育模式。

  旅游者主要由专业自行车竞技选手构成,他们每年巡回世界参加各类著名自行车专业赛事,如法国环法自行车赛、中国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合肥紫蓬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这类旅游大抵属于体育旅游之一种,目的地基本固定于赛事举办地,参加者多为单个的比赛选手,通常使用自己配备的专业运动自行车,车辆维护也由自己完成。赛事旅行的组织者多为体育部门和自行车专业运动协会,赛事短期内会有一定声势和社会影响。但其旅游时间空间一般均限于专业比赛的范围,赛事紧张,游程较短、较浅;骑行范围仅限于赛道。旅游者对在比赛地及周边的观光、购物意愿不强,一般只在赛事的举办地停留,赛完即走。旅游主题是专业和竞赛。

  (二)周末郊游模式。

  这种模式基本上属于大众化休闲活动,参加人数最多,常于周末或假日进行,旅游者多为青年及有小孩的年轻夫妇,常常是结伴或举家自助出游,其游程较短,目的地限于城郊公园、乡野,基本上为当天往返的一日游。所使用自行车多为自己骑出来的单车,也有公园等景区租借的供双人、三人同车骑行的专用车。日骑行距离通常在10公里之内,一般不在外住宿,吃饭通常为自备野餐,旅行花费较少。旅游主题是郊游和娱乐。这类人有可能是未来远程骑行的潜在旅游者。

  (三)户外探险模式。

  旅游者主要由喜爱户外极限运动的人员组成。他们不是专业的自行车运动员,大多数是以自行车为旅行方式的中青年自由探险者,既有千里走单骑的独行侠、也有结伴共行的同好,但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团队旅行,因为人员的组织并不通过旅行社,而多由业余车手俱乐部自助发起或网上召集完成,也不要求提供导游服务。其旅行全程均使用自有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游程较长,一般均为10天以上;覆盖地域较广,多横越数个省份和地区;每天平均骑行强度较高,大多超过100公里,并有一定坡度。车辆的维护主要由自己完成。旅行目的地和线路通常多选择那些远离繁华都市、风景好但又交通不便、民风淳朴的偏远地区,甚至钟爱像云南、西藏等高海拔地区。骑行路径除必须经过的公路外,多喜爱山区沿山傍水的原生态土路。采用此类模式的自行车旅游者并不事先预定沿途食宿地点,而是根据每日实际骑行状况随机选择。这类旅游者的观光意愿很强,通常对沿途所经景点一网打尽,但花费低廉、对食宿条件要求不高,一般不住旅游酒店。购物消费意愿也不强。旅游主题是刺激和辛苦。

  (四)团队旅行模式。

  这种模式的自行车旅游者人数较多,主要由中等收入的消费者构成。他们选择自行车运动,不是为了激烈的竞技和探险,而是作为一种休闲和健身的方式。游客构成以中、老年人为主,主要表现为团队出行,通过业余自行车协会或专业旅行社组织安排行程。来华旅行覆盖的地域很广,通常为多个省区,或在一两个省区内做深度探访,其旅程都在15天以上,每天骑行距离平均50公里上下。他们在海外旅行时并不一定随身携带自己的自行车,而大多倾向使用专业旅行社在当地配备的车辆,车辆的维修保养均由骑行地旅行社派员负责;旅途中也不苛求全部行程都以自行车完成,只希望在适合骑行的理想路段骑车,其余路段则选择乘坐团队大巴。他们的观光意愿极强,不放过骑行沿线任何值得一看的文化、自然、社会旅游景观,注重以自行车为特殊的旅行工具,强化对旅游目的地的深度体验。其行程事先均与专业旅行社研究协商后确定,全程要求提供导游服务,住宿一般选择中档旅游酒店,也有选择住高档酒店的豪华团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在强调探访新鲜的同时,也比较注重安全和舒适。旅游主题是健身和体验。

  以上四种自行车旅游模式,除第一种属于体育旅游,其发展有赖于专业自行车赛事的举办外,其他三种都可以列入大众休闲专项旅游范畴,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对之分析研究,加以推广。特别是第四种的团队旅行模式,其游客具备大批来华的可能性,最有发展潜力,应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二 自行车旅游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特点

  我国自1978年开始发展入境旅游以来,外国旅行社组织的来华自行车专项旅游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自行车旅游在欧美有了很大的发展,来我国骑车旅游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发展趋势: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欧美等国生活水平提高和平均寿命增长,作为锻炼身体与增加阅历完美结合的自行车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如在丹麦,每年骑车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超过5.3万人。在瑞士骑车旅行的人2002年就超过了400万,行程达2亿公里。在骑车旅行途经地区过夜的旅游者为60万人,仅此一项收入就达2.4亿瑞士法郎(约合2亿美元)。 每年4月~6月,瑞士MAX自行车俱乐部都组织2万多人到西班牙马约卡岛上骑车旅游。在日本,由于热爱自行车运动的群体不断扩大,已将原先分设专业和非专业的两个自行车协会合为一体。在法国,每年专门有自行车旅游的展览会。仅法国自行车旅行联合会一家在全国就拥有2300个俱乐部、近20万会员,每年有2000多人出国骑车旅游,在全国举办各类自行车旅行活动达4000多项。来华骑车的团队也越来越多,2007年11月,瑞士组织来中国海南岛骑车的旅行团,一次就超过了100人。随着战后“婴儿潮”时出生、经济收入较高的一代人相继退休,这一相当可观的市场预计还将不断扩大。

  2. 旅游样式更加时尚。

  自行车旅游强调自主,将传统驾车出游的燃烧汽油改为“燃烧脂肪”,完全符合近年来人们爱环境、保健康、重个性、求体验的时尚需求,“假设你骑车出去玩,它就如同一个时尚宣言”,被视为“自由的钢铁、滚动的风景”、“一种让身体与心灵一同自由律动的完美旅行样式”。在欧美国家自行车旅游的形象已彻底刷新,从以往那种辛苦、艰险,摇身一变成为中产阶级一种新的潇洒休闲方式。对即将在我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自行车旅游也做出了最时尚的反应,2008年3月,法国自行车联合会将推出“2008巴黎—北京自行车梦想之旅”活动,组织百名法国自行车旅游者从巴黎出发,一路骑行穿越12个国家,历时5个月,全程共2000余公里,最后于8月3日奥运会开幕之前抵达北京,此次活动还将邀请2名中国自行车旅游者全程参加骑行,以表达对北京奥运会的支持和友好。可以预见届时将会形成的影响和热点效应。

  3. 产品系统日臻完备。

  许多欧美国家已明确将发展自行车旅游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产品加以建设,持续围绕自行车旅游的特点在软硬件上下功夫。如瑞士、芬兰、加拿大等国都根据本国拥有独特山水风光的自然条件,在全国修建了完善的自行车公路网,编制出版了专门的自行车旅游地图。加拿大在魁北克地区沿圣劳伦斯河修建的自行车专用公路(Route Verte)长达3600公里;瑞士目前在全国共建有9条自行车公路,总长度也达到了3300公里,沿线在路段难易设计、路标指示、食宿安排、车辆维修租赁、与交通干线衔接等方面均从旅游者需求出发,做了专门的系统配套考虑。每条自行车公路都有专门的地图、指示和详细说明。预计至2008年,这种专用路还将有很大增加。在欧美国家交通干线途经风景区时,很容易看到那些出没林间乡野的潇洒骑行者。

  4. 各类赛事明显增多。

  随着自行车运动的迅速普及,国内外各地不断新建赛场、频频举办比赛。有些赛事已固定为年年举办,近年来国内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环海南岛自行车赛、合肥紫蓬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黄山黟县山地自行车赛等,都吸引了一些海外车手前来参赛,有的赛事已获得国外专业团体的认可,正向品牌建设方向发展,自行车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

  5. 来华旅行潜力巨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自行车旅游在欧美等国已进入成熟阶段,旅游骑行者已不满足于仅在本国和周边国家的近距离旅行,跨越洲际进行长距离的异国骑行体验正在对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爱好者构成吸引。随着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和世界关注度的空前提高,中国也正在成为外国游客理想的远程自行车旅游目的地。

  (二)需求特点:

  1. 注重生态环保,偏爱乡间土路。

  外国自行车旅游者在中国的骑行线路,一般均避开喧嚣污染的城市(“happy to be out of the big cities”)和汽车流量较大的公路,特别是那种超宽、超直、超平的现代公路。最爱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空气清新的乡间、林间小路和土路(“The more rural, the better!”)。如对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海南等地绿色山区的行程评价都比较高。

  2. 沿途自主停留,喜欢接触人民。

  欧美自行车旅游者自主意识较强,强调浸入式的深度旅游体验(immersive travel experience)。一般不愿简单接受随团导游的指点,更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决定沿途的停车观光地点,对与本国差异性较大的中国特色事物好奇心强、兴趣浓。如我们司空见惯的乡间水牛、梯田、秋收、婚庆等场景都能使他们久久驻足、拍照。尤其喜欢与沿途乡村里的人们接触交往,老人、孩子、农家、学校等都是他们的最爱,说这是“真正的中国”(Real China)。

  3. 流连历史文化、探寻社会民俗。

  欧美自行车团来华骑行,一般都对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所到之处,对文物古迹、博物馆等都有观光需求。骑车线路上安排穿越一些历史街区、文化遗址、乡村古民居、少数民族村寨等,将很受欢迎。

  4. 需求日益细分,健身舒适兼得。

  虽然在骑车时强调健身和深入体验,但在休憩时却开始注意舒适和享受,这是近年来自行车旅游普及扩大后出现的新的需求发展。一些团队游客来华已不再愿意入住中低档的大众酒店,而倾向于选择四星、五星级豪华宾馆。欧美来亚洲地区15天左右骑车旅行的价格,也从1500美元到6000美元之间,分为普通、标准、豪华等若干档次以供游客自选。2007年,欧洲自行车游客为避寒,已开始选择我国海南岛作为冬季骑车度假基地。

  5. 行程要求专业,服务追求细致。

  由于来华骑车的欧美游客已习惯于本国自行车旅程产品的完善,因而对我国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如事先须提供地图和骑行路段的状况、距离、时间等方面的准确资料。在乘车和骑车线路的衔接安排、骑行路段的选择和路标指引、安全保障、随行导游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骑行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先行运达始发地等方面均要求提供准确、细致、周到的专业化服务。

  三 我国发展自行车旅游的优越条件和良好前景

  在西方旅游者印象中,中国的形象一度是和自行车叠印在一起的。从某种角度说,去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王国中国进行骑车旅游,直到今天对欧美游客仍有一种天然的号召力。不少旅行商和游客反映,在中国骑自行车旅行,“将使你有幸加入1.4亿人的中国骑车大军”、“对于从小被汽车座位安全带绑着长大的西方人,是一种无可比拟的乐事”、 “对于好奇的旅游者,是探索和体验中国最好的方式”。

  (一)优越条件

  1. 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多样。

  在亚洲,中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最适合开展自行车旅游。广袤的国土上拥有秀美的山林、河流、丘陵、平原、湖泊等丰富多样的不同地貌,为骑行者在地形与线路的选择上提供了充分的余地。南北寒、温、热带温差悬殊的气候也使全年都可以择地进行骑车旅游。

  2.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人类古文明,各地城乡文物古迹众多,在安排线路时很容易将各类历史文化景点编入骑行日程,使其与山水自然风光相结合,从而能够充分满足文化素养较高的自行车旅游者的观光需求。

  3. 发展各异、生活形态丰富。

  作为一个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多民族的大国,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社会生活形态最丰富的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情形各不相同,这些都为打造色彩纷呈的差异化旅游产品,吸引好奇心较浓的自行车游客提供了理想的目的地。

  4. 人民友好、民风淳朴好客。

  有着热情待客悠久传统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中国人,无疑也为喜爱深入偏远地区骑行、爱与不同人群接触的自行车旅游者准备了最为温馨的友好人文环境。

  5. 氛围特殊、骑车人群众多。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自行车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城乡仍然存在的庞大骑车人群现象对于欧美游客仍然是一种足以引起惊叹的奇观,这种氛围本身就是对自行车旅游者一种亲切的召唤和吸引。

  6. 交通改进、生态环境更好

  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发展十分迅速,这将大大减少各省区原有山区公路上的汽车流量,那些风景优美、蜿蜒曲折的山林水泽边的乡野公路,极有可能很快发展成为更加清洁环保、骑车游览者更喜爱的自行车旅游专用公路。

  (二)良好前景

  1. 潜在需求强劲。

  在国际上,随着中国更加引人瞩目和来华旅游的广泛开展,到中国开展骑车旅行已成为众多国外旅游和运动机构新的宣传招徕内容,作为在发达国家业已发展成熟的一种旅游产品样式,自行车旅游也将进一步深入中国。在国内,轿车进入城市家庭后,在带来舒适便利的同时,也必将逐步催生健身、运动的新需求,目前占据国内旅游时髦位置的“自驾车游”未来完全有可能让位于自行车游。

  2. 市场规模可观。

  欧美等国庞大的自行车旅游人群、国内迅速扩张的城市人口规模和“有车一族”的不断增加,都将为中国未来的自行车旅游热造就雄厚的客源储备。和一般观光旅游不同,自行车旅游通常均依托专业协会、俱乐部及专业旅行社进行,其组织化、网络化程度高的特点也易于形成较大、较稳定的发展规模。

  四 自行车旅游对于中国入境游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 丰富对外旅游产品形象。

  长期以来我们推出的中国入境游产品形象一直是以京、西、沪、桂等热点观光城市为代表,面孔变化不大,久了难免在市场上给人以大路货的感觉。如果换换角度,尝试从自行车旅游的层面推销一下中国,虽然也将上述几个主要热点包括在内,但产品形象和新鲜度肯定会有不同。对欧美游客而言,自行车固然是中国的一个LOGO,但还有中餐、中医药、京剧、汉语、武术、气功养生等,这些也都是象征中国的代表元素,如果我们能将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分门别类一一做专做精,那中国未来作为世界最大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将会既有大商场,又有专卖店,真正形成丰富的旅游产品集群。

  (二)推动市场和旅行社的专业化细分。

  中国的旅行社在专业细分方面,一直进展缓慢,多年来大家都卖着相同的产品,一起争夺相同的市场,在价格上杀得你死我活。对于像自行车旅游这样初具规模且很有潜力的专项产品,目前很少有人关注,仅处在跟着国外要求走的被动应接状态。特殊的专项旅游产品拥有特定的市场和细分的客源层,在开发上当然要有艰苦的创新学习和人力物力的投入,但惟其如此,一旦熟练掌握后才不会像普通产品那样容易被别人轻易抄袭、模仿跟进。未来能真正与国际市场需求对接、熟练营销中国入境自行车旅游产品并从中获益的,一定是经过专业化分工洗礼的企业。

  (三)延长外国游客在华停留天数。

  根据国家抽样调查,以文体交流为主要目的的外国旅游者在华停留时间最长。欧美自行车旅游者一般来中国的行程都在15~20天左右,大大超过目前外国游客旅华的平均停留天数(6~7天)。推广完善这一产品对增加外国旅游者在国内各地的过夜人天数,扩大旅游收入等也将大有裨益。

  (四) 带动中西部和边远地区旅游业发展。

  自行车旅游的行程比较深入、丰富。欧美游客来华骑车,除进出经过京沪等大城市口岸外,大部分时间还是喜欢流连于生态环境优美的中西部边远省区,如安徽、湖南、广西、贵州、海南、云南、四川、西藏、新疆等地,在安徽甚至连续骑行穿越黄山、九华山、大别山三座山区。这些省区的山区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生态优良、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深受外国游客喜爱,,旅游者除了能在食宿、购物方面带来收入,有些还对所经地区的希望工程等予以捐助。因而,推出自行车旅游产品也有助于平衡客流分配,加快中西部山区对外开放、脱贫致富和旅游业发展。中西部地区也可以借助这一专项产品,楔入欧美主流市场,增加发展的外向度。

  (五) 深化对外民间交流。

  外国自行车游客因为在华停留时间长,行程深入,因而比之国外一般游客,对中国情况了解得更真实、更全面。从反馈情况看,大多积极、正面,对旅程各个方面大都满意并表示超出他们来华前的预想(“much better than we expected!!”),与各地所接触的人民及导游等接待人员也建立了感情交流和友谊。这自然也有助于中华文明的传播,悦近来远,加深西方公众对中国和谐、可持续发展国际形象的真切感知。

  (六)加快引领、催熟自行车旅游的国内市场。

  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我国国内自行车旅游市场的发育与国际市场相比尚有较大落差。做好针对入境游客的自行车旅游产品研发,直接与国际专项旅游的成熟水准对接,对未来引领国内自行车旅游市场的全面提升并进而与前者同步发展,可以在人才、专业、经验等方面预先奠定基础。

  五 中国自行车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

  (一)发展现状

  1 入境自行车团队游稳步发展。

  虽然国内目前尚无此类专项旅游的统计数据,但从各地实际的接待情况以及展览会和网络上看,以自行车旅游方式对华送客的国家明显增多,已从初期的美国、日本等个别国发展到目前的法国、奥地利、德国、挪威、瑞士、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在中国骑行的深度和广度均大大增加,其所经线路和地区已基本覆盖我国所有省区。来华旅行的组织也由过去的以旅行社广告集客为主转为以客源国自行车专业协会推广为主。由于这些协会在本国均拥有大量会员、众多俱乐部和长期开展自行车旅游的丰富经验,他们组织的对华旅游,满意度、再访度高,拥有大量后备客源。中国各地担任接待的旅行社、外语导游陪同等服务也正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完善。

  2 国内自行车旅游开始起步。

  在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加、文化健身活动日趋丰富的前提下,国内的自行车旅游也逐渐开始起步发展。其组织样式多为自发成立的俱乐部和网上邀约;骑车旅游的模式短途主要为城市郊游、长途则是以探险和极限运动居多,在市、县两级城市范围内,这种形式的自行车旅游正在悄然发展,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响应,骑行线路正向广大乡村和偏远地区扩展。在专业的自行车旅游网站上,骑行者发布的各类旅行日志、指南、心得、评论也很受欢迎。

  (二)制约因素

  1 经济发展差距。

  处于当前发展阶段,自行车在中国仍属于大众交通工具。和发达国家人民家庭普遍拥有汽车的情况相比,国内中等以上收入的家庭才刚刚进入汽车时代,仍沉浸在拥有汽车的新鲜感和展示喜悦中,正热心于自驾游,对使用自行车进行健身旅游的意识和需求尚未普遍形成。 目前进入旅游范畴的主要是竞技体育、户外探险和周末郊游模式,游客年龄段也以青年人和老年人两极为主,市场认知主要还是以锻炼、探险、户外极限运动为代表的、疲累辛苦的低端产品形象,真正以中等收入游客为主、专业化运作的自行车团队旅游模式尚未形成,健身、体验、休闲的中高档产品形象尚待建立。认识和感知上的差距也导致我们对业已成熟的入境自行车旅游市场和产品建设长期漠视,未能予以有效推动。

  2 关注研究不足。

  自行车旅游和徒步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是一种十分普及的专业旅游样式,其在产品研发、设施建设、市场营销、活动组织等方面已经形成完整体系。无论从游客来自国别和来华旅游的深度和广度看,自行车旅游者均属价值较高的优质入境客源,但囿于认知差距,目前国内对这一日益兴旺的专项旅游市场和不断增加的特定客源层仍然缺乏系统的了解和研究。

  3 缺少战略定位。

  长期以来,自行车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处于自发、自然的原始状态,一直未能从建设中国旅游产品体系的整体战略高度加以思考定位,未能从充分发挥、利用我国独有优势入手,主动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积极促进其健康发展。

  4 没有专业营销。

  对于这样一种拥有特定客源层、特定市场和独特分销渠道的特殊旅游产品,多年来国内仍停留于以不变应万变的被动接待状态,客源增减仍停留在自然变化阶段,产品打造、价格设计、销售途径和促销方式等方面均缺乏专业的营销策划,也未能在科学调研基础上形成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营销方略。

  5 设施有待完善。

  以中国之大,山水人文景观之丰富,自行车拥有数量之最,至今仍尚无一条经过专门设计的自行车旅游专用公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显缺乏统筹考虑的综合发展眼光。

  6 市场尚未对接。

  由于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落差,目前中国的自行车旅游事实上存在着两个市场,入境旅游者来华业已开辟了团队骑行、以舒适健身为主的高端市场;但国内游客仍停留于自发组织、以辛苦刺激为主的低端市场。这两个市场在现阶段各自发展、互不对接,不利于自行车旅游的整体发展。

  六 启示和下一步需做的工作

  外国游客近年来华进行的自行车旅游,在规模和所涉空间的深度、广度上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进展,可以预见,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发展。为此,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工作:

  (一) 制定自行车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发展规划。

  尽快启动对中国自行车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分析调研。组织力量对来华骑车的境外旅游者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掌握有关客源层和特定市场反馈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并据此研究制定科学的规划,从战略上对发展这一业已在全国城乡全面铺开的专项产品加以指导。最终建立包括自行车旅游在内的中国入境游专项产品项目库。

  (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自行车旅游的先进经验。

  加强与发达国家旅游部门的协作,组织相关人员对开展自行车旅游卓有成效的国家进行学习考察,特别是对其大范围专用旅游骑行道路的设计建造、沿途游憩设施和路标指示系统的布设、骑行途中安全急救的保障、专业导游等人才的培训、专业协会和俱乐部的运作方式、专业展览会的举办和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重点加以借鉴,以期未来直接与最先进的国际水准接轨。探索引进国外自行车专业旅行社来华直接经营。

  (三)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行车旅游产品体系。

  根据西方自行车旅游者的需求和观赏特点,本着差异化的原则,对全国各省区现有的自行车旅游线路产品进行研究整合、分类指导。突出各地唯我独有的中国元素特色,尽量避免雷同,以形成一个根据不同需求可组合、可拆分的完备产品体系。力争在前来亚洲的欧美自行车旅游客源中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四)试建中国自行车旅游专用骑行道路

  在全国城乡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视情考虑自行车旅游的发展要求,在风景优美、适合骑行的地区试建、改建一批自行车专用骑行道和配套设施,创造条件、取得经验,逐步推开,最终形成专门的全国自行车旅游道路系统。

  (五)支持企业根据细分需求向专业化分工方向发展。

  推动、鼓励相关旅游企业错位发展,走专业化分工之路,集中精力做大、做精自行车旅游产品。采取措施保护、激励专业旅行社的创新积极性。对专业化分工成效明显、在自行车旅游方面推出新线路、开发新客户、增加新客源确有突出业绩的企业和人员,给予奖励和扶植。

  (六)强化自行车旅游产品的对外专业营销。

  充分发挥自行车第一大国的优势,针对客源国市场,持续树立中国自行车旅游的品牌。可在国家有关中国旅游的广告上加入自行车旅游者的形象;组织专业营销人员,每年参加国际知名自行车、徒步等专项旅游展销会;走访各国较大的自行车旅游协会、俱乐部等,广泛开展业务交流;邀请经营自行车旅游的旅行商和外国媒体来国内各省区考察踩线;编印专门的自行车旅游产品册页;建立自行车旅游外语电子商务网站等。

  (七)推动国内自行车旅游市场加快发展

  鼓励、支持旅行社进入国内自行车旅游市场,指导、协调各方共同为国内游客打造新的中高端自行车旅游产品,刺激、引导城市中等以上收入群体的自行车健身旅游需求,促进产品加快升级,早日完成与入境自行车旅游发展水平的对接。

  2008年,我国对外资旅行社即将实行全面准入,中国旅行社业也将面临新的大规模改组和升级;国内休假天数的延长、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等,都将催熟旅游市场的需求细分和产品细分。可以期待,更专业的市场分工、更专门的人才配置、更专心的营销运作,将会使自行车旅游真正发展成为未来中国旅游的精品。

上一篇:张家界印象
下一篇:旅游景观赏析

网友评论

   联系方式:
 验证码
 


分享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