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主页 >> 仙马山记 |
仙马山记
|
 |
发布时间: 2006/11/25 13:03:10 阅览: 2697次 来源:
张家界景点视频 |
 |
|
|
龙山脚下、白马水库旁之仙马山,海拔300余米,为龙山森林公园外围景观。远望山之形状,活脱脱一匹奋蹄欲驰之骏马。相传古时有得道者在这里修炼成仙,跨马腾飞,于是便有了人间胜景。 登上山顶,放眼四顾,龙山雄姿横亘天际,白马风光尽收眼底。青山绿水,满目生机,奇花悦目,胜景爽心,真乃旅游佳境;林荫遮道,曲径通幽,古蔓青藤,树木扶疏,实为仙家胜地。山顶一块一亩见宽长方形草地,四周森林苍翠,宛如一挂天然帷帐;地上绿草如茵,宛如一床厚厚翠毯。此乃游人憩息、情侣幽会佳所。绿荫丛中,一夫妻合葬古墓,陵墓之大,碑文之大、碑文之多、雕刻之精,甚为罕见。 是哪路“神仙”长眠在这块风水宝地?带着谜,我们缘着怪石嶙峋之石径,攀上崖巅。一处古寺遗址,青砖青瓦,废墟赫然。众人在崖壁上四下里寻觅,终于在一块罩门崖上发现三块凿平方框。岁月悠悠,风雨侵蚀,三个象形字依稀可辨。同行老罗啃过古文,认出是“龙凤崖”。众人越看越像,皆以为然。接着,又相继在崖下石壁上发现许多凿刻旧体诗。其中四首清晰可辨。其一为钟钱所题,诗曰:“几回觅吉上峰游,行到崖前古迹幽。天为双亲钟此地,故教芍药久勾留。”为儿子吊念双亲所作。其二有跋:“斯山之阳,家四叔芳茂公暨德配黄孺人之吉兆也。侄拜其墓,闲游崖畔,怀古强题,愚侄卓伏敬书。”诗曰:“三味崖前人迹稀,唯问丹客昔凭依。牛眠始识仙源古,鹤化谁探妙法微。壁篆莲花超贝叶,洞遗芍药历桃绯。琅环福地书同迹,儿辈留观不欲归。”为侄儿怀念叔父生平所题。另外两首均署名蕉山谷之隐士所书。一曰:“矗石俨悬半碧空,群峰站立若儿童。何妨岳顶谈高下,万里包罗一眼中。”一曰:“一朝偕伴孝思游,话散遥看古洞秋。借问仙翁何处去,独留踪迹令人筹。” 这崖俨然一卧眠青牛,青苔蔓生,仙泉淅沥,长滴不断。此峰与龙山岳坪顶药王殿遥遥相望。传说一代药圣孙思邈曾在龙山采药撰方医治百病。从壁崖诗刻涉及之中药名称与生平事迹考证,这位先贤芳茂公出身书香门第,为当地颇有名气之中医。生前偕淑女黄氏在这山顶上据洞为庐,在古时宝庆府通往常安镇之驿路上行医,罗曼谛克,叹为观止!百年之后,夫妻俩双双安眠山顶,因之这崖就叫“龙凤崖”。 “何妨岳顶谈高下,万里包罗一眼中。”仙马山虽比不上龙山巍峨,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芳茂公这位“仙”,使仙马山名声大噪,为后人遗下了千古凭吊之仙迹。多少年来,这一带民间崇文尚医蔚然成风。如今,这山下又冒出个“仙”,这就是人称“药王传人”之仙——石神仙石海澄。这位全国卫生系统劳模和省劳模,在山脚下建了一座田心医院,规模宏大,诊治病人涉及大江南北,远至天涯海南,遍布四面八方。先贤后哲一脉相承,今人古人相得益彰。药王殿驰名中外,田心坪蜚声海内,仙马山播誉四方。 (李郁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