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市辖双峰县、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和娄星区。土地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17千公顷。年末总人口402.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6.49万人。人口出生率12.86‰,自然增长率6.01‰。年内气温最高38.9℃,最低-4.9℃;年降水量1645毫米。
国内生产总值189.30亿元,比上年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3∶39.9∶39.8 。地方财政收入8.46亿元,增长13.8%。
工业总产值10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4%。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80万吨,发电量28. 4亿千瓦小时,生铁242.03万吨,铸铁管1.53万吨,钢265.5万吨,洗精煤39.23万吨,焦炭67.35万吨,纯碱6万吨,氮肥16.93万吨,水泥220万吨,日用陶瓷1511万件,机制纸板0 .31万吨,棉纱0.67万吨,石膏29.9万吨,硫酸7万吨,合成氨22.4万吨,化肥17.76万吨,精甲醇4.8万吨,耐火材料6万吨,煤气2.45亿立方米,炸药1万吨,雷管0.95亿发, 大理石板材1.0万平方米,石墨及碳素制品0.78万吨。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效益。全市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亿元,增长25.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1亿元,增长27.3%。亏损企业亏损额1.13亿元,减少5%,企业亏损面为34.6%,下降9.9个百分点,综合效益指数为94.7%,上升3.5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完成技改投资14.4 0亿元,增长86%,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4.76亿元,产值率为4.6%,提高1.2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66亿元,增长0.2%。主要产品产量:粮食143.81万吨,棉花711 吨,油料2.98万吨,烤烟1377吨,茶叶5845吨,水果13.07万吨,肉猪出栏404.05万头,牛出栏8.23万头,羊出栏15.17万只,水产品5.12万吨。人工造林12.2千公顷,其中退耕还林6.03千公顷。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66.7千公顷,比上年调减4.75千公顷;棉花、油料种植面积分别为0.6千公顷和18.6千公顷,分别减少5.9%和4.3%;中药材种植面积6.41
千公顷,增长53.3%;蔬菜和果瓜种植面积分别为23.55千公顷和5.01千公顷,分别增长6.3%和4.8%。草食动物、家禽和名优特水产快速增长,畜牧水产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4.2%。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48亿元,劳动工日3720万个,完成土石方2675万立方米,治理沙土流失面积210平方公里。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9.28万千瓦,增长8.4%。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年内新建农户沼气池3408个,推广污水净化沼气池37处,全市沼气池数量达1.84万个,太阳能利用等生态能源开发也正在快速推广。
新增年产值1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农产品加工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 % 。全市小城镇发展到57个,城市化水平为26.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39万元,信贷扶贫资金7390万元,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筹措扶贫资金3201万元。贫困人口由上年的38.1万人减少到35.8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1.2元。双峰县永丰酱业有限公司的湘宝牌辣酱,双峰县王牌机器制造厂的皇机牌、娄底松柏机械有限公司的松柏牌、湘中远达机械厂的远达牌家用微型多功能组合米机,双峰县双环机械厂的双环牌多功能组合米机均获中国湖南第四届(国际)农博会金奖;涟钢商贸实业有限公司乡村菜加工厂的佳湘牌纯麦酱、双峰县定源机械制造厂的GJF-92双管粉丝年糕多用机、双峰县良华机械厂的芙蓉牌多功能组合米机、双峰县永旺机械厂的永旺牌家用多功能组合米机获中国湖南第四届(国际)农博会银奖。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6.17亿元,增长11%。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81 万元,上缴税金4561万元。施工单位工程个数801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4.8万平方米,其中优良工程面积27.7万平方米。娄底市电业局获国家电力公司授予的“全国一流供电企业”称号。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双菱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闪星牌三氧化二锑、闪星牌精锑,湖南金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江牌尿素、资江牌复混肥、资江牌甲醇,湖南省一六九厂的通力牌2号抗水岩石铵梯炸药,新化燎原水泥厂的金马牌普通32.5级水泥,湖南天马水泥厂的西河牌普通42.5、32.5级水泥,冷水江九七六五工厂的波月牌普通42.5、32.5级水泥,湖南金大乘化轻有限公司的大乘牌氧化锌,冷水江制药厂肝复乐,湖南湘源科学研究所的皇视牌卫星接收天线,湖南五江轻化集团有限公司的五江牌保温瓶胆,湖南娄底天女水泥有限公司的天女牌普通42.5、32.5级水泥,冷水江钢铁总厂重九牌铸造生铁获“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双菱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湖南雪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的雪峰牌普通矿渣42.5、
32.5级水泥,湖南金信化工有限公司资江牌尿素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3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3%。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 2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协议利用外资1274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42万美元。开发新旅游景区景点12处,新批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2家、二星级1家,申报国内旅行社8 家。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收入2.7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年内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8个,投资总规模115.3亿元。娄涟公路、潭邵高速公路全面竣工通车,洛湛铁路益娄段全线主体完工,进入铺轨阶段;涟钢薄板、三峡—广东500千伏输电工程等项目进展较快;潭邵高速公路双峰连接线、新化资江二桥、娄底邮政中心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上年动工的城区8条道路配套工程全面竣工,新星路全线贯通,湘中大道路基已基本完成,市政府新办公大楼已动工。娄底城区城市品位有了质的提升。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达4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控制面积27.5平方
公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1%,废气处理率为64.5%,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5.2%。
全社会公路和水运货物周转量32.5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9 . 1%;公路和水运客运周转量15.15亿人公里,增长22.8%。年末全社会拥有民用汽车2.9 4 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33万辆,载货汽车1.61万辆,拥有民用运输船舶534艘,其中客船1 0艘,货船524艘。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09亿元,增长21.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7.4万户,增长5. 9%。固定电话普及率9.3台/百人,比上年提高0.5台/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2.51万户, 增长37.9%;国际互联网用户4.5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5488户。
全年主要新增生产能力:人造富铁矿80万吨/年,热轧钢材52万吨/年;火力发电271929万千瓦小时,输电线路长度95.6公里,变电设备能力6.2万千伏安;程控交换机6.1万门, 新建公路5.08公里,改建公路111.53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长度2.4公里,扩建面积5.35 万平方米,城市永久性桥梁1座,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2万吨/日;水库容量0.42亿立方米, 有效灌溉面积0.2千公顷。
全市申报省及省以上科技计划34项,组织编制市级科技计划81项,安排科技经费1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共完成科技成果鉴定6项,科技成果登记6项,申报省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4项,评定市级科技进步奖18项。申请专利126件,其中4个项目被评为省专利技术实施优秀奖,“眼保健矫正姿势学习桌”在第十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全年新登记技术贸易机构4家,完成技术贸易额7110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92亿元,完成利润264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96.6%。
娄底师专的专科升本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受到教育部专家组的肯定;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娄底萧湘职业学院正式建院工作通过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评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8.1%。
《“梅山蛮”民族史略考》获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歌曲《熊山恋》获全国主旋律歌曲征集优胜奖,组织举办的《环保世纪行·情系中华》书法美术摄影大展获文化部优秀奖,舞蹈《飞雪迎春》等6个节目获三湘蒲公英银奖和铜奖。年末全市县以上广播电视台5个,乡镇广播电视站84个,有线电视用户12.83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63.9%,电视人口覆盖率91 . 1%。拥有文物保护机构6个、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站93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馆藏书71.3万册。
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68个,卫生技术人员12522人。全市卫生机构床位8526张,比上年增加395张。市专业运动员获国家级运动会银牌2枚,获省级运动会金牌24.5枚、银牌28枚、铜牌26枚;群众性体育运动获国家级运动会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7枚,获省级运动会金牌7枚、银牌4枚、铜牌12枚。
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国、全省比仍然偏低,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