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主页 >> 益阳竹艺史话 |
益阳竹艺史话
|
 |
发布时间: 2006/11/24 11:26:19 阅览: 2193次 来源:
张家界景点视频 |
 |
|
|
益阳地处洞庭湖平原。境内土质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竹类资源极为丰富。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楠竹之乡”的桃江县竹林种植面积就达3.5万公顷。 勤劳智慧的益阳人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创造出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的竹工艺,益阳竹艺在2000多年的发展长河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而且以工艺全面、实用性强见长。竹编、竹郁、竹雕、竹饰各种工艺品达800余种。 竹编工艺采用水竹和楠竹为原料,根据不同器物特点加工成宽窄厚薄不一的蔑丝,采用不同技法、工序编织出不同花色、形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竹郁作为益阳传统竹工艺的精华,广泛运用于竹家的制作中。竹雕工艺根据竹蔸和竹根的天然、形状与艺术表现特点,进行雕琢、修饰而成。此外,竹装饰作为一种现代综合工艺,一方面采用郁制、拼嵌等传统技法,同时,又大胆运用新工艺,在室内装璜上获得了集民族风格与现代情趣于一体、古朴典雅的艺术效果。弘扬传统工艺、不断创新的益阳竹品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芳名远播。 竹的正直、坚韧、虚心、有节、常青,象征着坚贞、气节、谦虚和操行。“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益阳竹文化的精髓以及“竹子文明”的精神风格。源远流长的益阳竹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表达了益阳人民代代相传的崇高价值追求,形成了色彩浓郁的地域特色文化。今天,益阳人为弘扬光大竹文化仍在继续不遗余力;以竹为媒的益阳对外文化交流广泛而活跃。自60年代以来,“竹艺状元”刘宗凡等35名竹艺大师多次应邀出国传艺,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竹艺专家也先后来益阳考察。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益阳市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国际竹文化节,通过融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和群众性于一体的文艺表演,咏竹、美术、竹工艺精品博览,经技贸洽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古色古香的益阳竹文化焕发出熠熠光彩和诱人的芬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