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主页 >> 靖州风光 |
靖州风光
|
 |
发布时间: 2006/11/24 8:22:23 阅览: 4224次 来源:
张家界景点视频 |
 |
|
|
飞 山 飞山是靖州第一胜景,也堪称湘西南的名山,历来是墨客骚人攀游吟咏的地方,不少史籍对它的巍然神姿,神奇传说,都有专门的描述。《明一统志》形容其"突出双峰、四面陡绝、其上平广、夷人保险之所"。清道光《靖州直隶州志》记述"武岗云山,旧有七十二峰、忽一峰飞至靖州城郊西门外,即飞山也"。 飞山又名胜山寨,俗称飞山寨。位于县城西郊五公里处,海拔七百二十米。正面遥望去,其形如一具锅盖又似一顶皇冠,从田野拔地而起,三面陡峻。在峰顶悬崖之下有面积约三百余亩的平展谷地,上有良田、农舍、庙宇、寺院、飞山双峰则在这块平谷上突兀而立,直刺云天。双峰之巅及峰谷各有一小庙宇。,俗称头宝鼎、二宝鼎、三宝鼎。头宝鼎乃诸庵之首。名曰?quot;绝顶"。三面峣岩,削壁凌空,有一大石伸出削壁之外,俗称"舍身崖"。峰顶庵寺原系宋元丰年间所建,清光绪已亥年(公元1899年)被焚,癸卯岁(1903年)重建,全部为青砖结构,拱形屋顶,雄伟壮观,靖州电视差转台现设于此。二宝鼎庵寺略低,是登头宝鼎必经之地。据说,曾是元朝末年士人丁元帅(丁伸仔)盘据造反,屯兵练武的地方。三宝鼎整个庵寺全是石料修成,结构严谨,为清康熙十三年所建,至今完好无损。在头宝鼎尖峰之下,平旷山顶之中,有一座寺庙,?quot;方广寺"(又名"飞山大殿")。建于明朝初年。寺内至今还保存湖广参将邓子龙手书的《登飞山》诗碑,以及民国初年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的题联碑刻。 飞山山崖削壁间有岩洞数处。莲花洞位于东北、洞宽而深;白云洞、飞山大洞之一,镶嵌在东南壁间,洞口与县城遥遥相望。洞顶有明州司马吴文宗镌刻的"白云洞天"四个大字;白牛洞,又叫飞珠岩,在飞山南面,白云洞之右,洞口有迎仙桥,洞不深,洞口顶部石壁光滑,有山泉顶壁流下,远远望去,石壁上现有一条白牛,因而得名。 此外,还有天堂界的"天堂"终年不干;林龙坳的奇石,千姿百态。每当夕阳西下,余光反照下的飞山呈现一片浑深剪影,在满天彩云簇拥下,显得分外壮观神奇。登临峰顶,遇晴日,靖州县城尽收眼底,令人顿觉天宽地阔,心旷神怡;逢雾天,又是云海茫茫,波涛浪涌,给人以凌空欲飞、身临天界之感。自古以来,登飞山游览者,络绎不绝。 桂香山 桂香山又名营盘山,盈盘坡,东傍渠阳古城,南临渠江绿水。山上古松参天,苍翠欲滴,鸟语花香。清静出雅。苍松翠柏之间,红墙碧瓦半面含着,迎着这神秘秀丽的景色,沿着蜿蜒小道拾级而上,有如走向仙宇神宫。山顶的梓潼宫,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为丹牧许子言兴建,1985年重修。整个建筑飞阁流丹,做工精细,古色古香,别具风格。至今香火不绝。登临极目环视,整个山势有如神仙坐着云车在松林中遨游,是一个游览休闲的好去处。 五老峰 五老峰位地县城东面,五峰相连,又名五峰山,面临渠江,逶迤东延,山势嵯峨,莽莽苍苍;山上草木茂密,郁郁葱葱。每当丽日腾空,霞光万道,五峰耸立,层峦叠嶂,山峦染朱,熠熠生辉。远远望去如龙蛇奔腾,又如五位慈祥的老人悠闲自得地俯瞰全城。站在山下翘首上看,云雾缭绕之中,亭榭楼台隐约显现,山上风光旖旎,宛如一叠天然的屏障矗立在渠水河畔。峰顶绝壁之上立有一座寺庙,?quot;延寿寺",古有"鸡化"的传说,故有"鸣鸡化风"匾额悬于佛殿。天晴登临其上,极目远眺,全城风貌,尽收眼底。 龙凤岩 龙凤岩溶洞位于县城西南16公里的铺口乡同乐村,排牙山中段岩山上,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目前已探明的主洞宽19.3米,高8米,长56. 8米,洞口上方有清康熙年间靖州州牧高峰题刻的"龙德先元"四个大字。 龙凤岩有两条主支洞,由洞口向左有1米宽人工凿砌的石阶到洞底,洞内较平,沿洞东北石壁有阴河一条,宽3条米,由西北向东南流去,如百转回肠,流水潺潺,终年不断;由洞口向右,攀岩而下,进入另一支洞,逶迤前行,只见曲屈幽深的洞内,钟乳凝石,拟人拟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如罗汉,舞女、菩萨;似瀑布、梯田、宝塔、百兽等,擎天?quot;顶天立地",水帘洞"神奇壮观","莫愁女"婷婷如玉,"罗汉岩"笑颜常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