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主页 >> 株洲 城市三题 |
株洲 城市三题
|
 |
发布时间: 2006/11/22 9:29:05 阅览: 2264次 来源:
张家界景点视频 |
 |
|
|
客居株洲十年了,记得十年前刚到株洲时,我还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男孩。株洲,当然算不上中国最好的城市,但是,作为江南地区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和铁路中转站,株洲正在慢慢地发生着某些变化……。 ----题记 以书为城 虽然去过长沙的定王台书市以后才知道,株洲书城其实不足挂齿,但我还是对株洲书城更多一分偏爱,不为别的,就为起以书为城的气势。 首先说株洲书城的地理位置,那可真算得上是得天独厚。且不说它昂然屹立于繁华的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单论其与“肯德基”“麦当劳”两大快餐店虎虎相视的胆魄就足以证明株洲书城和株洲人独具的气度与精神格局。我想,把书城跟洋快餐店一块儿摆在闹市中心,这可能是别的城市没有也不敢有的举动,株洲人的冒险由此可见一斑。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只知道吃洋快餐而不懂读书,那整个城市的品味又怎么可能提高?如果以为一个城市有了洋快餐店就会文明许多,那就大错特错了。 上了书城,林林总总近百个门面散发出的纸墨清香,令人为之精神大振。此时人就会象一只蝴蝶流连忘返于各个门面,哪怕呆上一整天都舍不得离去。 书城的书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各种自学考试、各类培训班的专业教材;一类是近几年卖得特火暴的电脑书和金融、股票书籍;最后一类就是各种文学著作了。在这里,我着重想说的是占了整个书城近一半门面的文学著作。书城的文学著作又分成三类,一类是大众熟悉的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我曾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要求必读的书目在此基本都可以找到;一类是当代中国以及欧美作家的各类畅销小说、诗歌集;还有一类便是那种极雅致极深印数极少的学术名著。株洲是座工业新城,自然谈不上什么学术氛围,所以,就算是学术著作,也大多只是一些如《精神分析学》、《纯粹理性批判》之类用来打基础的著作。虽然读这类书的人很少,但也并不表示就没有。依次,我在公共汽车上碰到一位手捧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年轻小伙儿,一问才知刚刚念大一,唬得我在一旁只咋舌。 书城除了各类书籍丰富多彩之外,还有一个令读书人欢喜不已的地方,那就是打折。在书城,无论是哪家出版社还是哪位著名作家的书,都可以打上六至九折,某些出版年月较“悠久”的书甚至几元钱就能买下来。难怪书城从开张之日起就火爆异常,我想这与书城老板们正确的销售策略不无关系吧。 当然,株洲作为只有短短四十年历史的新兴工业城市,既没有北京那样悠久的历史,也没有西安古都那样浓厚的文化氛围,甚至连近在咫尺的古城长沙都可以对之指手划脚。但是,依傍湘江的株洲因为有了书城,便开始悄然地发生着某种变化。我想,但愿这种新变化能够不断的保持下去,这才是株洲人之福。 泡在大排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株洲人开始越睡越晚,以至于株洲也和其他许多大城市一般成了一座不夜城。这首先当然得归功于市政府实施的城市“亮化工程”,但我想街边的大排挡同样功不可没。道理很简单,如果城市光只有霓虹闪烁而不见车水马龙,那岂不成了一座没有人气的“死”城了吗?正是因为有了大排挡,哪怕是凌晨两三点钟,株洲的大街小巷仍停满了车,坐满了人,充满了各种吆喝。 可惜,株洲的大排挡不象其他城市的大排挡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例如北京是刷羊肉,西安是“羊肉泡”,昆明是过桥米线。株洲勉强算得上风味小吃的只有臭豆腐了。之所以说是勉强,是因为臭豆腐的正宗产地在长沙,离株洲城还有五十多公里呢。至于其它的什么水煮龙虾、油淋凤爪、红烧猪肘或者红椒炒肉、爆炒肥肠都不过是些很普通的家常菜罢了,这些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吃得到。当然,有菜就得有酒。但酒也是极普通的散装生啤,5元钱一扎,一晚上喝下来,花不了多少钱。 因此在株洲如果想吃名菜是不能去大排挡的,但要是闲极无聊去大排挡泡一泡,倒也不错。毕竟在株洲这个泡酒吧太贵,唱卡拉OK又无味的夜晚,三五知己聚在街头的一张桌子旁,点上几盘家常小菜,要上几瓶“活力”啤酒,便可胡吹海聊地泡上一个晚上了。当然,如果真想品尝美食的话,去处也不是没有,但一来价钱太贵,二来并不正宗地道,并且和大排挡比起来更多了分拘谨,少了分随意。 夜幕如一张无边的网开始撒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个时候,临街的八仙桌、塑料椅被陆续摆放出来,等待食客的降临。望着生意日渐火暴的大排挡,我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等到天明收摊的时候,大排挡的老板们能够认真清扫一下遍地狼籍的垃圾。毕竟,城市的文明和卫生要靠大家共同来维护。 株洲女孩 记得有这么一个说法,四川女孩泼辣、东北女孩直爽、浙江女孩柔软、湖南女孩多情。没错,自古湘女多情是出了名的,株洲女孩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如今的株洲女孩除了固有的多情之外,许多思想、观念和以往相比大不一样了。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去年,上海女作家卫慧推出了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上海宝贝》。本来我以为这种“意淫”味极浓的小说株洲女孩是不会去读的,然而我却错了,在书城转了一个上午,我发现买这本书的读者有七成是女孩子。当时我就觉得很惊讶,印象中的株洲女孩清纯、传统、不谙世事,她们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前卫了呢???? 再后来,一个相识的女孩告诉了我一件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她说她的一个女友不久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男孩子。因为双方都是株洲本地人,所以没有聊上多久便匆匆见了面。紧接着没过几天,女孩便向男孩献上了自己的一切。谁知,从此以后男孩就如一颗流星消失得不见了踪影。打他的电话没人接,打他的CALL机又没有人回。听到此我插了一句,那这个女孩岂不是气疯了??她摇了摇头说,你这个人太落伍了,值得那样生气么??? 我终于恍然大悟,看来如今的株洲女孩真的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她们了。尽管我不赞成女孩轻易地付出自己的一切,但是只要她们自己愿意,并且能为此所造成的后果负责的话,是不应当对她们进行指责。毕竟,在这个吊带裙、上海宝贝、一夜情、网恋……泛滥的年代,株洲女孩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儿改变呢??也许这就是社会在进步吧。 所以,我依旧喜欢株洲女孩!!!!!! 完 2001年11月17日 于株洲龙家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