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主页 >> 天门山揽胜 |
天门山揽胜
|
 |
发布时间: 2006/9/1 8:17:05 阅览: 2808次 来源:
张家界景点视频 |
 |
|
|
天门山,远远望去,精巧玲珑,天然一幅生动的屏障,给张家界这座旅游新城增添了不少色彩,那扇自生的门洞,时而云遮雾绕,时而清亮透明,更多的时候是蒙着一层薄薄的轻纱,仿若一个不胜娇羞的少女。而天门山的日出更是诱人,山顶的寺庙和宝塔又平添了许多神秘。 到了山的脚下,那种雄伟、博大却又是另外一种感受。万仞峭壁处,钩连着一条经年已久的的栈道,当地人称之为云梯,似是李白的《蜀道难》。行在上面,吱吱呀呀的,千百年风尘岁月,像是在诉说人间的几多沧桑。来来往往的脚夫为我们的行程减去了不少寂寞,崎岖的山路浸透了他们的足迹和汗水。他们踏歌而来,踏歌而去,天门山因此更加生动迷人。云梯的顶端有一座古堡,年深日久,已没有了生机,残缺的洞口像个豁牙的老太婆,在告诉行人,晚景凄凉。它是战争和饥荒的掌故。 天门眼才是天门山的灵魂之所在,到了跟前,每日看见的那个玲珑剔透的门洞,却是如此宏伟,人在下面如蝼蚁如尘埃。云蒸霞蔚,飘飘袅袅,那凉风飕飕,梅花雨点点,让人心旷神怡。梅花雨是天门眼的奇迹,不管天气如何变化,都有恒古不变的小雨点,飘飘而下,倘若张嘴接着了一滴,要添寿一百二十岁。我们也张嘴接了,是否真有此功效,并不重要,倒是张嘴接雨这一过程,使每个游人都变得天真活泼而憨态可掬,此时此刻,一切烦恼一切不幸都化为乌有,点点梅花雨是一滴滴甘露,让雾做的轻纱拖着,流进人的心田,洗涤着世俗的尘埃,这大约是天门山真正的魅力所在吧。 爬上山顶,已是夜色深沉,山顶上的森林公园管理人员,燃起蜡烛,用可口的腊肉和酸菜招待我们,半斤白酒下肚,便酣然入睡。激动人心的天门山日出,使我们在凌晨五点就支起了三脚架,等待这惊喜的一刻。导游说我们运气不佳,看到的日出不时最美丽的。而那一轮灿烂的从云涛雾海中冉冉升起的景象,已让我倾倒了,同伴们都拍到最好的镜头,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算是看了一场热闹。 看日归来,寺庙和宝塔在晨曦中褶褶生辉,一股肃穆、庄重的感觉透骨沁肺,那是一种宗教的召感力,我不信教,但这种感觉却如此明朗,宗教这种东西,在人的心灵感应上,是开不败的花朵,也难怪它的生命力如此长久,也如此容易异地生根。想来,眼前这寺庙本是佛教的具体意义。佛教本是从印度传来的,主张慈悲为怀,而又往往容易培养人逆来顺受的卑屈性格。寺庙显然是座古庙,即使现代人用塑料花和年画来装饰,也不掩其来自古代文化的穿透力。香炉内,燃尽的灰烬分明在告诉人们宇宙万物的永恒规律------生死轮回。寺庙的背后就是道观,已破败不堪,道教原是主张消极无力的,而道人终年云游四海,所以道观才如此结局。宝塔就在寺庙和道观之间,塔身的青石虽已斑斑驳驳,却依旧雄壮威严,透出一股扶正压邪之气,年年岁岁,果真能保一方平安? 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天门山,茂密的原始次生林是一座神奇的自然迷宫,千奇百怪的动植物不胜枚举,漫步在森林里,敞开肺叶尽情的吸收那清凉、湿润的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真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然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株古树,大约四人合抱,遗憾的是,它病了,病得几乎没有复活的希望,是积久日深沉疴,还是年寿已到了极限?周围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使略感遗憾的心得以慰藉。
原载《张家界日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