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流水以沱江为主流,是凤凰城的母亲河、灵魂,城区几条小溪如毛细血管样蜿蜓而过,在这些溪或江上,架设着形态各异的桥十来座,他们共同构成了凤凰古城又一道风景线。
古城看桥,因位置不一,所以各有特色。沱江河为古城的母亲河,将古城一分为二,所以,城区的联系、沟通就要以桥为纽带,多以简便实用的木板桥,石墩桥为主,自成一美丽景致。如虹桥、北门跳岩、北门木板桥。城区与外界联系的桥,以坚固厚实为特色,桥高河宽。如:凤凰新大桥。
虹桥:位于东门外,是古城区最大的一坐桥,桥为三孔二墩,桥下的三个桥拱各垂一把锋利的长剑,据说是用来斩“蛟”的。桥全用红石块彻成,桥面很宽,长约百余米,气势古朴雄伟,像彩虹一样凌空飞往对岸,故曰“虹桥”。虹桥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加修。现在看到的是后来恢复的。桥高两层,一楼为店铺,二楼为观景休闲楼。桥下是沙湾河畔的一排吊脚楼,吊脚楼里的人和事成了沈从文作品的一大风景。每年端午节,这里都举行赛龙舟活动,热闹非凡。桥下的沙湾还是凤凰旧时八大景的四大景区:溪桥夜月、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奇峰挺秀。现在,虹桥成了沱江上标志性旅游景观建筑,游人如织。
北门跳岩、北门木板桥:位于凤凰北门景区,是凤凰古城区人民往来的交通要道和便道,跳岩和木板桥见证着凤凰古城的变迁史和风雨沧桑。木板桥则是在石墩上架着粗细不一的原始木头。北门跳岩总共有66级石墩,预示着六六大顺的含义。跳岩实则是一块块红色的极其简陋的石墩,被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凤凰人赋予了很有诗意的名字,就是要跳起来才能越过也,生活的朝气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人行走其上,如凌波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