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得很,4月29日到湘西凤凰时正撞上了这里的盛大节日——苗族四月八。最先是在火车上被人告知的,一位漂亮的姑娘很诚恳地说:“今天凤凰可能很多人去,你们若是找不到地方住,可以找我。”然后她给我们留下了一张名片。 下了火车,坐上中巴,一路都是淡淡的青山和幽幽的碧水。几乎是突然间多起来的人流告诉我已经到民凤凰。虽然没有看见主会场在哪,但阎维文、彭丽媛等人的歌声使我们从侧面了解了今天节日的热闹。 真的是“高朋满座”了。所有有点档次的宾馆和招待所都已客满,尽管一间招待所的阿姨热情地帮我们一间一间地打电话询问,都无济于事。阿姨最后满脸愧疚地手指一指:你们去那边看看吧,也许那些偏些的私人客栈还有床位。 天!当我们在一家半山腰的私人客栈放下行李、打开门窗时,窗外的美景把我们给镇住了:一条碧绿的小河静静地流淌,几只色泽各异的小船缓缓而行,对岸的吊脚楼如油画般耸立在江边…… 我们迫不及待地溶入人流,穿城走巷,留连在古香古色的小城里。其实,小城里并没有什么很有名的景观,感悟小城的韵味就好像饮功夫茶,只能慢慢地来品味。穿行于各条古巷之中,一座座老式的建筑呈现于眼前,破旧而古老,简单而有趣。红色的石板路和那长满青苔的黑瓦,以及被风雨漂白的屋墙,那么地自然,又那么地和谐。尽管是节日,人流不断,热闹而隆重,却丝毫不让人感到喧噪和琐厌 ,却始终给人一种随和、安详。 因为北门正在举行演唱会,走完了小小的古城内街,我们只好沿着对面的公路远观小城。出于好奇,我们常穿过人家到他们的阳台或天台远看演唱会的盛况和远眺小城的风光,就好像走得是自家的屋内一般,主家的人甚至连瞧也不用瞧我们一眼。 在虹桥下的河边,一群天真烂漫身着苗族服装的少女令我目不转睛。自从十年前在阳朔大榕树下穿过一回“酸秀才”的服装和“刘三姐”照相外,就一直再没有兴趣“作秀”。这次,我还是禁不住地产生了和她们合影的想法并付之实施。我对着其中一位说:“能和你照张像吗?”她显然是没听懂我的意思我只好用手比划,在明白了我的意思后,很高兴很干脆地就往我身边一站,其他少女和几个苗族小伙也一拥而上,把我团团围住。这张像我取名叫“我在丛中笑”。 傍晚,回到住处,身体疲惫的我们迫不及待地冲了个热水澡,因为洗了衣服而向老板娘要多几个衣架。从此开始,这位老板娘就让我觉得越来越象我家的大姐:我说要多三个衣架她却拿了五个;看着我们凉衣,便一边说着“不行,这样明天干不了”,一边拿着我们的衣服内裤去外面的洗衣机摔干劲;见我们要出门,又心挂挂地嘱咐“记得带把伞,去篝火晚会”…… 在凤凰的日子,我们还去参观了沈从文的故居、墓地,坐小船在明静的江中看人观景,在夜幕下的江边慢慢地摄取对面呆脚楼那若隐若现的令人心生恍晃的灯光和倒影…… 用什么来形容凤凰呢?——和谐!!!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江边和山腰中一座座古香古色的老屋中已经间中出现一两幢气派的新楼,还听说政府要花更多的钱去改造旧城——我不愿去想像若干所年后的凤凰,真的。 要去就快去吧。看了我的影集的同事和朋友都惊呼“一定要去!” 还有,就是到了那里,你千万别怕自己的荷包没钱——那里的东西便宜着呢。 只是你别以为那里是个什么很闭塞的地方。小城里,十步之内,必见网吧,而且速度也挺快——这个,你在别的地方见过吗?反正我在珠江三角洲是没见过,后来又去贵州和桂林呆了一阵子,也没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