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家族的寨子里,每到春节元宵结束的那一天,就要送灯和烧灯。元宵节的头一天就由年未满12岁的少年儿童,用稻草扎成草把龙。草龙扎好后,用事先制作好的竹棒,穿扎在草龙上,用绳子绑好。一般从七截起,可以扎九截,11截或更多的截数。元宵节那天,由一帮少年儿童,舞起扎好的草龙,俗称草把龙,到各家各户堂屋中舞动。表示驱邪或送神。凡草把龙舞到那一家,这家人就必须准备好送灯的礼品,主要有香纸蜡烛、粑粑、红包。红包看家庭的贫富封包,富裕的家庭可多送,贫困的家庭可少送,表示主人贤德大方之意。当全寨子每家每户都舞遍了,就由锣鼓队和抬礼品香纸的大人们带路,到村子比较僻静的地方去烧龙,也就是烧灯或送灯。龙灯烧过后,一年一度的春节也就到此结束,又进入新的一年。土家人为了新的一年阳春,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按照规定习俗,送灯和烧灯必须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结束,如果寨子太大一只草龙不够用,可以按照分组分户数,扎两只或三、四只龙,分头负责到各片舞动,这样以免掉落一户人家。按照习俗,如果一个寨子中,草龙丢掉一户不去游动,那么这家人一年四季都要遭瘟遭灾。一户遭灾全寨子的家家户户都不得安宁,故此,舞龙的队伍切不要亲疏哪一家人。
(作者:陈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