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首批AAAAA级国际旅行社湖南省最佳旅行社中旅集团成员张家界目前唯一出境社市政府直属企业
位置导航:首页>>旅游资讯>> 正文

张家界•读城 土风俚韵,去了去了又转来

信息来源:张家界旅游指南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1-12-29 11:38:44

  因旅游而建、因旅游而兴的张家界市,拥有令世人惊叹的自然风光。除了山水美景,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张家界,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创造“山水搭台,文化唱戏”的“张家界现象”,体现出张家界发展旅游产业的新探索。这种探索,也契合着张家界“登高致远,自强超越”的城市精神。

  □罗长江(张家界市文联主席)

  我以游客身份头一回来张家界的前身大庸旅游,是在1981年的夏天。

  那时,就一条回龙路是主街道。寻常巷陌,斜阳暮树,几位老人坐听一盲叟打渔鼓,其乐融融的画面一直定格于我的脑海,拂之不去。夜间去剧院听戏,当地特有的阳戏唱腔“金线吊葫芦”,即唱词部分用真嗓、拖腔则用假嗓陡地翻成高八度,令外来客们平添惊艳之感。

  数年后,我调入这座刚刚升格为地级市的旅游新城工作,渐渐叹服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张家界,除了拥有世界一流的自然风光,还是一块民族、民间艺术的沃土。陆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桑植民歌、张家界阳戏、白族仗鼓舞以及土家摆手舞、土家打镏子、土家茅古斯等。开发旅游以来,那些个从山寨走出来的姑娘小伙,往景区游道一旁搭个山歌台什么的,身着民族服饰,主打土家族山歌小调,极得游客青睐。一回,市委书记做客湖南红网,亦爽快地应网友之请清唱一曲张家界民歌,颇得网友们追捧。尤令张家界人自豪的,一是当红湘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个人音乐演唱会上,演唱了我们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她以东方女性特有的魅力,以及中国音乐特有的魅力,给音乐王国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是具有国际声誉的著名音乐家谭盾先生对张家界土家族民间艺术情有独钟,他将打镏子、咚咚喹、吹木叶、傩堂戏等土乐,一并誉为张家界民间音乐的活化石,10余年间,多次邀请这里的民间艺人赴英国、荷兰等地举行的世界民间文化交流大会献艺。

  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张家界一直试图破解的课题。两年前,誉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的《天门狐仙》在市区天门山麓问世,上演以来场场爆满。想想也是,云雾幻化的天门山以神奇美丽的秘境著称,当然是孵化和附丽神话的所在,狐狸精的故事依托这片灵山神地衍生,正可谓得其所矣。因此,不要说慕名而来的外来客纷纷一睹为快,在观看演艺节目的过程中饱览一道张家界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大餐;即便是本城的小妇人们亦呼朋引伴,看了一场又看一场,边看边陪着剧中人哗哗掉眼泪。

  不过,单以个人偏好而言,我则尤为看重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原汁原味,既非为刻意招徕游客,又迥然不同于眼花缭乱的各种作秀,完完全全是当地居民传承已久的一次文化狂欢。倘不是亲历亲见,很难相信电视、录像、卡拉OK等现代消费手段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居然还有元宵花灯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活动,年复一年仍以鲜活之态在城区大规模举行,成为这座旅游城市一道殊为难得的人文风景和文化胎记。每年春节,大家约定俗成盼着这个万人空巷的日子到来。到了元宵这天,城里各机关单位、商行店铺、宾馆酒家,皆张灯结彩,浓抹淡施。四乡八岭通往城区的道路上,唱花灯的,看花灯的,连连扯扯,牵线不断。夜幕下,长街上黑压压的人流好比一根绵长苍郁的青藤,红妆彩衣的花灯男女则是青藤上开出的一枝枝花朵,一副清露未消、鲜艳欲滴的样子。一番紧锣密鼓之后,只待旦角、丑角登台亮相,台下的观众则随着熟稔的曲调、熟稔的唱词一唱众和,及至酣处,喝彩声都快把屋顶给掀翻了。

  我爱国色天香的张家界,也爱土风俚韵的张家界。张家界旅行社爱得深了,就忍不住为她写歌。其中一首《去了去了又转来》,第一段侧重写自然风光,第二段侧重写民族风情。第二段是这么几句:“去了去了又转来,我真的好爱张家界。好爱这里的风情美,好爱这里的姑娘乖。围着篝火跳摆手,惹得仙女入梦来。想走走不开,一步几徘徊,实在是搁不下心头的爱,去了去了又转来……”

上一篇:张家界市将建两个景观示范镇
下一篇:张家界12315今年共挽回消费者损失96万余

网友评论

   联系方式:
 验证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