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主页->旅游快讯-> 张家界建市20周年系列报道之十九
 
旅游快讯

张家界建市20周年系列报道之十九

发布日期:2008/8/30 15:40:48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段晓辉

    慈利县高峰乡农民黎跃进,是全乡远近闻名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大户,他种植的反季节蔬菜远销益阳、长沙、浙江、广州等地。对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黎跃进已有10余年的经验,这10多年里,他种植的反季节蔬菜从丰收之后找不到买家,到联系客户走向全市各个区县,再到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实现年收入近10万元……黎跃进感叹道:我的致富之路离不开信息通讯的帮忙!
    从固定电话到BP机,从BP机到移动手机,再从移动手机到电脑宽带,通讯手段的不断发展,黎跃进每次都及时跟进。他从一个扛锄头的农民,逐渐学会了跟买家通过电话、短信洽谈生意,学会了从互联网上搜索反季节蔬菜的实用技术、病虫害防 治、水土保持、农机维护、农业气象等各方面的服务信息,甚至托人建设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站,如今的黎跃进,已经成长成为真正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数字农民”。
    20年来,我市通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正随着通信的发展快步走进数字化。从固定电话到寻呼机,从寻呼机到手机,再从手机到互联网,在信息化网络的大潮下,曾经的“遥不可及”的距离已经变得“近在咫尺”……

   寻呼成昨日黄花 固话转入农村市场
   “有事儿,呼我!”10年前,许多张家界人腰间都少不了一个寻呼机。在“固定电话+寻呼”组合下,人们觉得生活一下子方便了很多。1998年,全市无线寻呼用户已达3.79万户,在市民对寻呼的强劲需求刺激下,电信寻呼台、联通寻呼台等一批批寻呼企业红红火火。然而时过境迁,人们回头猛然发现,在手机等新一代通讯工具的强势冲击下,寻呼在我们身边已悄然隐退。至2002年底,更多市民把它列入通讯工具中的“删除”项目。 
        
尽管8年前张家界城里人“家有电话”已不再是什么稀奇事,但在农村地区,固定电话仍有广阔的市场。据张家界电信统计,1988年,全市农村电话只有1057部,农村90%以上的行政村为通信“盲”村,农村电话普及率仅为1.66%。而到2008年,全市100%行政村通了电话,农村宽带上网近万户。截止2008年全市互联网用户达到5万多户,电话用户30多万户。全市电话总户数增长了174倍,通信业务收入同1988年相比增加了近100倍。
    移动电话发展迅速  手机消费成日常支出 
  用手机接听电话,用手机短信互致问候,用手机上网浏览,用手机收发电子邮件,用手机聊QQ打游戏……短短几年时间,手机就以其携带方便、功能多样、价格实惠等优势,迅速融入到张家界人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讯工具。
   然而在10年前,普通市民拥有手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那时,少则两三千元、多则上万元的“大哥大”手机和50元月租的固定资费,对于许多当时月收入只有三四百元的用户来说大都难以承受。据市移动公司统计,1999年分营时,张家界移动用户仅为8000多户。
   多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GSM、CDMA、小灵通等品牌资费逐渐下调,在移动、联通、网通等服务商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手机用户数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目前全市移动手机用户已达到了41万户,运营年收入由4000万元增长到年收入超过2.5亿元。
    如今,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城镇还是农村,手机都无处不在。手机常换常新,话费列入日常支出,手机已变成市民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
   宽带网络助推旅游  全市快步走上“E”时代 
    21世纪初,当一些小区居民率先搭上信息高速路、住进宽带入户的居室时,他们并未想到这样的生活竟在随后的几年里迅速普及全市。自2000年电信开通宽带以来,我市的数字化建设飞速前进。2002年全市电信宽带IP上网户数达1.65万户。2008年底,我市电信农村宽带上网近万户,全市互联网用户达到5万多户,其他大量通过各种上网卡、公用账号拨号上网的流动用户更是难以计数。
    正在通过互联网与深圳一家公司老总接洽来张旅游事项的张家界旅游网工作人员朱万璋告诉记者,通过网络提供的方式联系直接联系旅行社,工作效率要比过去快了很多。很多朋友来张家界旅游,每次都是通过网络联系旅游事项,住什么酒店、游哪条路线、都安排得非常细致。朱万章告诉记者,目前,现在全市专业的旅游网站已经超过150家(在全国同级旅游城市中名列前茅),几乎所有具备一定实力的旅游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将景区、饭店、导游、门票、旅游车队、民航、火车、气象及旅游产品均纳入了网络服务管理,从而成为我市旅游业信息化的最新亮点,在充分展示张家界的形象与风采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
    随着“金财”、“金盾”、“金税”等工程的实施,部分单位实行了内部办公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部分企业为扩大招商引资渠道,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率先开通了自己的网站,慈利江垭温泉、万福温泉网站的开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创出了旅游品牌,部分乡镇开通了政府信息网站,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分公司着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了张家界市网吧监控、桑植电子政务、平安城市、慈利平安城市、数字武陵源二期等工程路。      
    通讯技术帮手种植 “锄头农民”变“数字农民”
    2007年,当桑植县陈家河镇柑橘种植大户刘志忠正在为手中库存的柑橘销售而发愁时,突然收到张家界移动分公司开办的“农信通”发来的购货需求信息,通过短信提供的电话联系客户,1万余公斤柑橘很快被订购一空。他感慨地说:有了“农信通”,我们就方便多了,这样一条普通的短信就让自己一次性增收了近万元。
     近几年,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该镇安装了农村信息机,通过信息机可以向“农信通”平台发布各类特色产品信息,利用广阔的移动通信渠道实现产品信息对目标客户的有效传递。刚开始,村民们没有想到,这农村信息机还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发了短信,没有想到,财富竟随着短信的传递不期而至。
    如今,许多农民不仅知道用通信工具对外联系推销产品,还懂得从网络上向外推介自己的产品,他们利用互联网将世界上先进的种植培育技术收入自己的囊中,他们已经从过去“扛锄头的苦力”转变为紧跟时代的“数字先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农民。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建市20年来,我市通讯系统一直坚持大力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2000年以来,张家界电信对农村通信工程重点给予了投资倾斜,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全市农村通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我市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1237个,与2000年比上升了21 %,其中慈利为540个,桑植为426个,永定区为251个,武陵源区为20个;全市88个乡镇(共94个)通了宽带,占比93%,通宽带的行政村达到262个。
    不断进步的现代通信,已让我市快步走进网络时代。


编辑: 【关闭】   

 ·上一篇:“绝美张家界”美丽天使选拔赛复赛场地确定
 ·下一篇:张家界徒步旅行,应该准备些什么?

网友评论

 
用户:
查看所有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验证码:
 
 

内容搜索

标 题:
 

信息推荐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