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首批AAAAA级国际旅行社湖南省最佳旅行社中旅集团成员张家界目前唯一出境社市政府直属企业
位置导航:首页>>旅游资讯>> 正文

武陵源区在保护环境中创先争优

信息来源:张家界旅游指南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1-3-11 10:59:50

 张家界武陵源素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美誉,先后荣获“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首批5A级景区”等金字招牌。结合当前正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武陵源区坚持“合理保护、科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下大力气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共铸碧水蓝天。根据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该区2010年度大气、水、声环境质量情况优良,核心景区空气、水体部分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巍峨的山峰、清澈的溪水、清新的空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创新机制,巩固环保战略地位。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环境保护当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强化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措施,落实保护责任。该区将环境保护纳入了全区绩效考核和党政主要负责人环保实绩考核内容,实行双重考核。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四项制度。从2005年开始,连续6年向区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了环境保护工作,区委、区政府先后多次研究环保工作,区人大、区政协多次组织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统一监管、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新机制已经建立。


  齐心协力,构建绿色生态文明。按照生态创建工作要求,武陵源区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采取有效措施,生态文明创建取得重大进展。全区31个市级生态村中,28个村获批省级生态村,9个村获批国家级生态村。农村垃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全区34个村(居)共建设垃圾池、垃圾箱、垃圾斗468个,高标准建设垃圾池117个,农村垃圾治理面达到96%。探索建立了“户集中、组收集、村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初步建立了农村垃圾治理“三员”队伍(保洁员、清运员、监督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正在建立和健全。

  防治并举,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武陵源区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及选址布局不合理或者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全区无一家重污染企业或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被引进建设。该区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制度,2010年全区19个立项建设项目全部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执行率达100%,所有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水、大气、噪声的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了“禁磷”、取缔燃煤大灶、治理餐饮油烟和控制建筑扬尘等专项行动,督促天子快餐公司、百龙天梯、天子山索道等景区旅游企业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依法取缔了各餐馆、酒店临街藕煤大灶,对22家排污单位完成了油烟治理任务,环境综合质量得到了全面改善。

  多管齐下,强力推进污染减排。通过实施污染治理、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和减排项目建设(索溪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主要污染物得到削减。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70吨,与2009持平,较2005年同比下降25.4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1.4吨,较2005年下降86.2%。从完成情况来看,该区“十一五”减排目标顺利实现。

  强化宣传,普及公众环保意识。武陵源区始终抓住环保宣传不放松,以城镇居民及各排污企业为宣传对象,将国家新、近颁布的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印制成册,分发到各宾馆酒店,增强守法的自觉性。与区电视台合作,制作了八期环保宣传专题片,将“十一五”期间我区取得的环保成果向社会公众作了一次全面展示;出资万余元,购买环保科普知识读本,分送到各乡镇农村、区直单位和大型宾馆酒店。此外,结合全区开展的安全应急宣传活动,设置环保应急知识宣传台,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向社会群众广泛宣传环保应急处理常识。通过强抓环保宣传,广大群众对环保的认知度有了很大提高,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环保工作开展。

上一篇:武广高铁助力张家界春游强力升温
下一篇:贵州至张家界常德铁路正式获批立项

网友评论

   联系方式:
 验证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