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主页->旅游快讯-> 张家界全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综述
 
旅游快讯

张家界全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09/7/4 9:38:02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吴旻

  自3月29日全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多措并举,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运用教育、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实现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效管理,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参与的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格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统一认识,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市委、市政府对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高度重视。4月初,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范运田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肖凌之,副市长刘曙华任副组长,市文明办等14个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协调小组。随后召开的全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分工。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文化环保工程全面启动。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及教育、公安、工商、文化、新闻出版、团市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行动起来了。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基地行动起来了。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老专家行动起来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市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网吧经营者也积极响应。社会各界全力配合、扎实工作,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重拳出击,专项整治不良文化现象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全市各部门各司其责,协同作战,集中开展了以净化网吧、荧屏声频、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的四大专项整治行动,得到广大群众认可。

  重拳击向“黑网吧”。“黑网吧”对未成年人的侵害最大,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家长、教师深恶痛绝。在网吧整治中,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召开了网吧业主大会,举办全市网吧业主法规培训班,加强网吧检查频率和力度,坚决打击“黑网吧”,杜绝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未按要求进行登记等违规行为。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700人次,检查网吧353家次,依法查处存在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规行为的网吧35家,查处、取缔“黑网吧”21户,责令整改72户。目前,已对172家网吧安装了网吧实名登记系统软件,并对5家违规网吧依法予以处罚。全市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打击网络淫秽色情“09亮剑”专项行动,共收集、查处了5个色情、性用品广告等有害信息网站,关闭论坛2家。目前,全市网络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轨道,呈现出老百姓的怨言减少、举报减少、违规经营户减少“三减少”的良好发展态势。

  着力整治荧屏声频“黑”和“色”。全市广电系统对荧屏声频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自纠,严格控制播出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广播影视节目,对引进的各类节目制定严格的审查制度和节目播出程序,严抓“三审制”的落实,严把选题关、制作关、审查关,严禁播出涉“黑”题材、涉“色”题材等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有效遏制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低俗媚俗之风。严把广告刊播关,进一步健全了广告刊播审查制度,有效杜绝了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广告。在自办节目方面,严格按国家广电总局要求,不采用来自互联网上的消息及节目。

  “扫黄打非”出版物市场。5月12日,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了全市范围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整治书刊、音像、网吧等文化新闻出版经营场所。6月初,各区县开展以清查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两次行动共检查书刊店36家,音像店28家(音像摊点),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387张、收缴非法书刊520本(册)。6月8日至11日,市文化、公安、工商等“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执法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各区县,对全市文化新闻出版经营市场进行明查暗访。督查组以校园周边、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口相对集中的网吧、音像、书刊租售门店、印刷复制企业为重点地域,以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为重点内容进行暗查,共检查了252家经营单位,其中检查网吧11家,印刷复制企业经营单位7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6家,打字复印店3家,书报刊门店摊位25家。共收缴淫秽、色情低俗DVD430盒,盗版碟380盒,封建迷信出版物352种。

  坚决扫除校园周边“黄赌毒”。各区县根据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属地管理与综合治理、校内管理与校外清理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取得了好的成效。如慈利县加大学校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的日常监管力度,对校园周边开设的各类文化经营场所逐一登记,摸清家底,并主要针对接纳未成年人、无证照经营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进行详细排查,确保整治有目标,有重点、坚决扫除学校周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清查不良口袋本、有害卡通画册、非法游戏软件等。在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工作中,我市还完善了相关配套措施。严禁在中小学校周边开办电子游戏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对在中小学校周围600米范围内设立的彩票经营场所,一律不予核准登记。同时,对现有文化经营主体经营资格进行了清查,从源头上进一步优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公安机关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中,共收缴仿真手枪14支、管制刀具111把、淫秽物品1000多盒(本),清除占道经营摊点120多个,打掉侵害校园和师生的犯罪团伙5个,破获各类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

  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效机制

  集中整治是一种工作强力推进的方式,我市在充分运用这种工作方式的基础上,还注重加强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整体推进,标本兼治,逐步建立健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效机制。为此,我市建立健全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激励机制,并纳入评比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行业行为,引导从业人员自觉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做贡献。

  在工作中,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整治。如在招募“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工作中,市文化局与市关工委联合向社会发出号召,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市区和每个区县都招募了50名以上的“五老”人员,组成网吧监督队伍,力争做到每个网吧都有义务监督员进行经常的、有效的巡回监督。同时加强对网吧监督员的培训,并将网吧监督工作纳入了当地的青少年发展纲要。团市委也积极响应,组织一批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行动中来。

  为深化网吧管理,建立健全了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既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严管重罚;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上网学习、娱乐的正当要求,为其创造文明上网的条件和环境。实施了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开发推广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让家长可以在家规划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学习内容,推动青少年健康上网。这一系列举措,使未成年人进入经营性网吧的比例大幅下降,赢得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广大市民纷纷表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程,打消了我们心中的顾虑。现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中,我们对孩子都更放心了。”

  疏堵并举,努力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在加大整治和管理力度的同时,全市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创办一批积极向上健康的广播节目。今年,全市广电系统组织举办了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青年联欢晚会;张家界电视台《幸运大搜索》摄制了《青春五月  走进校园》专题节目;《政法在线》栏目推出了关注青少年生命安全的专题《喋血亲情》;《旅游新都市》推出了特别报道《小林俊的新年愿望》等。

  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市各中小学普遍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开展“远离网吧我签名”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举办橱窗展览、征文竞赛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不进社会网吧、不读有害身心健康的读物,不看有害身心健康的影视作品,不玩有害身心健康的游戏、不买学校门前小商贩的东西。张家界崇实实验小学在全区中小学率先停办了校内小卖部,杜绝了“三无”产品进校园。市文联、作协、科协加强对优秀少儿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宣传推介,特别是加大了对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推介力度,使广大未成年人更多地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桑植在全县范围广泛开展了本土民歌及红色革命歌曲进校园活动。同时,加大了对校外活动场所的扶持力度,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不良文化现象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易反复,难根除。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市各方面力量正进一步凝聚起来,常抓不怠,努力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洁净的天空。

编辑:盛克俭 【关闭】   

 ·上一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力创“五个一流”
 ·下一篇:张家界市十年退耕还林硕果累累

网友评论

 
用户:
查看所有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验证码:
 
 

内容搜索

标 题:
 

信息推荐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