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主页->旅游快讯-> 我市旅游税收宏观税负偏低的成因与对策
 
旅游快讯

我市旅游税收宏观税负偏低的成因与对策

发布日期:2009/6/20 14:50:53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邓国华 张智

  一、我市旅游税收宏观税负水平的现状

  我市以旅游兴市,旅游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当前我市存在产业地税贡献不均衡,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占全市地税收入比重偏大的问题。如2006年和2007年第三产业地税收入分别占我市地税收入的72.80%和77.49%,2005年—2008年第三产业占我市GDP比重分别为58.96%、60.33%、60.26%、59.61%,同期旅游业占我市GDP比重分别达到58.16%、62.24%、60.30%、45.821%。

  我市旅游税收负担率虽有所上升,但低于其他旅游城市水平。2008年我市税收收入占GDP比重5.72%,比长沙、桂林、黄山分别低1.13、2.09、3.02个百分点。旅游收入相差也大,如当年我市旅游接待人数与桂林基本相同,但收入却少了16.77亿元。

  地方税收增长虽快于GDP增长,但仍落后于全省。2008年地方税收收入环比增长率为22.85%,同比快于GDP的增长,但低于全省同期22.98%的增长水平。

  二、影响我市旅游税收宏观税负的成因

  我市旅游税收宏观税负水平偏低的原因主要有税源、政策和征管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税源方面的因素。一是投资拉动对地方税源影响较大。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三产业的税收基本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比重,但产业内部特别是房地产、建筑业呈大幅增长,占地税收入的比重在30%左右,对收入拉动作用明显;二是地方税收增长缺乏后劲。从历史数据看,我市第一、二产业增长对地税增长的贡献不大,第三产业是对地税贡献最大的产业,但由于行业分布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足、重大产业化项目不多,经济外向度不高等问题,经济效益欠佳,增长乏力,影响了企业效益提高,影响了地税增长。

  (二)政策方面的因素。在现行税制下,中央规定新办企业在国税缴纳所得税,而原有企业,有的处于亏损状态,有的处于生长周期的衰退期,还有不少淡出了市场,导致企业所得税税源缺乏后劲。另一方面过多税收优惠影响地方税收增长。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减免税政策大多体现在地税方面,如西部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下岗再就业、军转干部、大学生就业等税收优惠以及新农村建设配套政策等,都直接造成地方税收入减少,降低了宏观税负。

  (三)税收征管方面的因素。一是纳税人纳税观念淡薄,纳税意识较差,偷逃抗税事件时有发生,部分税收征管不到位;二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装备配置比较低,税收软件开发局限性比较大,软件兼容性较差,利用率偏低,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水平不高,导致征管手段滞后;三是征管基础工作欠扎实,税收管理员和纳税评估工作流于形式,税收漏征漏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税收管户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征管人员的素质偏低,征管力量严重不足,难以适应现代高科技税收征管的需要;五是税收业务流程亟待优化。各地根据现代征管模式的要求,先后都逐步实行了征管查三分离或管理稽查两分离的模式,但在模式的转换中,各项业务流程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各环节的衔接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六是执法责任制的推行相对于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存在滞后,责任不清、职责不明、要求不细等问题对税收执法考核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或阻力,影响了征管质量的考核和责任追究。

  三、提高我市旅游税收宏观税负水平的对策

  (一)遵循经济运行规律,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

  要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促进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培育壮大旅游骨干税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经济类型结构,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新亮点,加快交通运输业、金融业、通讯业、餐饮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税收增长的快与慢、多与少、需与求、供与给的问题,避免剧烈的经济波动,造成社会财产的巨大浪费,促进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做大做强旅游税源,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增长

  要重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引导、支持地方政府(企业)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做大做强产业(产品)规模,建立稳固的旅游税源体系,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一是促进旅游骨干企业发展,落实对旅游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规范纳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鼓励其联合兼并、连锁经营,做大做强,以强势企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地方骨干税源体系,夯实税源根基。二是加快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培养税源后劲。通过不断完善休闲度假的功能设施和配套产业建设,推动观光型旅游向观光游览、文化体育、生态疗养等复合型旅游升级转型,让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适应国际国内旅游消费主流。同时围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旅游餐饮、商务会展、文化娱乐等行业,拉长旅游消费链条,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三是促进新型工业发展,拓宽税源渠道。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以旅游业的高度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依托旅游市场优势和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壮大面向旅游市场、富有生态环保理念的新型工业体系。我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我市发展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定位,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力争5年之内基本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商品产业集群。

  (三)加强税源管理,提高旅游税收征管质量

  “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要及时把税收征管重点转移到加强税源管理上来,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和部门之间协作机制,培植可持续税源,管好重点税源、管住一般税源、管严零散税源,通过分类管理、精细管理,纳税评估,消灭管理死角。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管理,一方面充分发挥旅游部门的监督协作机制,加强旅游市场宏观调控。树立旅游市场“一盘棋”的思想,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加强旅游市场监督,促进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全省旅游税收征管统一联动机制,实行旅游税收统一管理。在坚持“单团核算”的基础上建议由省局研究出台全省统一的旅游税收征管办法,实行多管齐下、多方联动,切实提高旅游行业税收征收率。对旅游企业监督落实《张家界市旅游经营者收受佣金管理暂行办法》,有效打击商业贿赂,抵制旅游行业不正当竞争,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使纳税人守法经营,依法纳税,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

  (四)加速税收信息化建设,强化税收征管

  首先是以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省级数据大集中为依据,形成税源控管严密、纳税自觉申报、征管手段先进而又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征管新格局。目前急需加强对第三产业的税收征管力度和税源控管能力,要从资金、实物等方面监督控制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为,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第三产业税负水平。二是依托数据大集中系统,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切实提高税收的征管质量和效率。

  (五)调整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制度

  一是取消部分税收优惠,对需要扶持的行业、产业可由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二是扩大地方税基,完善地方税体系。可考虑改革城市建设税费制度,统一内外两套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开征不动产税或物业税;扩大印花税征收范围。三是改革现行所得税汇总缴税办法,改变企业我市经营,异地缴税的畸形分配差异,实行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次是尽快推行综合性个人所得税制,提高所得税类税收的比重。

  (六)是整合优化征管资源,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进一步完善征管体制,建立责权明晰的征、管、查岗责体系,理顺征管体制。使基层税务机关管辖范围达到一定规模,人员相对集中,形成依托城区,向外辐射的征管格局;同时,优化征管资源结构,征管力量向税源集中地流动,逐步调整和充实城区征管力量。加大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大厅、一线征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现代技能培训,提高征管人员的科技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现代高科技的形势发展需要。

编辑:盛克俭 【关闭】   

 ·上一篇:张家界慈利县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
 ·下一篇:佛祖肉身舍利罩"防弹衣" 23日京房山云居寺开展

网友评论

 
用户:
查看所有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验证码:
 
 

内容搜索

标 题:
 

信息推荐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