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市党政代表团贵州考察系列报道之三 |
|
发布日期:2009/5/26 8:07:09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卓志华 |
|
|
遵义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城市,面积30762平方公里,辖2区2市10县。但该市撤地建市也仅仅十年,该市在这短短的十年之中,城镇绿地率年从1998年的19%提高到了去年的36.4%,中心城区建成面积拓展了一倍,遵义人自豪地告诉我们,遵义是真正“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
遵义城市建设与管理现状
1997年撤地设市后,遵义市按照“改造旧城、开发新区、南北拓展、东西贯通”的基本思路,围绕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用经营城市的理念进行资产置换,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金的拉动作用,在中心城区实施了一系列市政重点建设工程,使城市功能得到极大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提升。1998年实施的以老城纪念区为重点的保护性改造工作后,遵义市于2001年获建设部“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城市建设中,遵义市紧紧围绕建设“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切实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实施了中心城区10万亩风景林和植物园建设等重点工程,对城市出入口实施了拆棚户区建绿地游园改造,对市中心的公园、游园进行重点绿化。
目前该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7.3%,绿化覆盖率42.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95%,城市公园绿地25处,基本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市区与城郊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体系,初步呈现出“规划布局比较合理、绿化功能分区比较明确、公用设施比较配套、道路网络比较完善、绿化美化比较得宜”的山水园林城市风貌。在规划管理中始终坚持显山、露水、透绿的原则,采取强有力措施保护城市天际线、湘江水际线和风景林区绿线,并在中心城区实行了“三个不批”,即城区风景林区周边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建成区“见缝插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一律不批,对湘江河两岸20米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97年以来,遵义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城市管理,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重点,以“安民、便民、乐民、康民”为目标,努力创建“四民社区”,把创建活动建立在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使人民群众通过创建活动得到更多的实惠,通过在中心城区十街八镇范围内开展“名城杯”竞赛活动,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专业队伍包大街,街道办事处抓片区,居委会抓小街小巷”的责任体系。该市也于2005年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7年7月18日,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遵义为“国家卫生城市”。目前,该市正在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
遵义给我们的启示
在遵义考察过程中,街道的整洁、市民的文明素质、城市的绿地率之高都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有代表称遵义的街道就如同打了蜡一样的干净,在城市中曾见到人与猴和谐相处的场面,也曾见过一老头将烟蒂送了二三十米到垃圾桶的镜头,就是没有见过诸如我们这个城市中乱扔乱丢乱泼乱搭乱建的不雅现象。面对遵义,我们要学的很多。
启示之一: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同等重要。 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建设纲要》,今年是实施纲要的第三个年头,也是两年后实现“大变样”的关键一年。能否兑现“有改观”的承诺,关键就看我们今年的城市项目建设完成得怎么样。要加大规划执法力度,落实“防、控、拆”三位一体机制,出重拳、下猛药,彻底遏制市中心城区违法建设屡禁屡建的势头。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要强化属地管理、重心下移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执法权制度,充分发挥区级政府管理城市的作用和积极性,切实强化各街道、居委会进行社区管理的工作责任,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扎实开展好党建联点扶建工作和党员风采在社区活动,推进“城管进社区”,开展好平安、文明、和谐、无毒、卫生等创建活动,促进社区文明和谐。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综合监管执法,整合城市工作力量,扎实抓好“车子、摊子、渣子、牌子”综合整治行动,要以“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统一的工作机制,认真分析城市管理乱源,严格城市管理秩序,达到规范管理要求。
启示之二:要彰显城市特色,打造品牌城市。省委书记张春贤到张家界现场办公的时候,就向我们提出了要求:要把张家界率先建设成为湖南最具特色的城市。为了落实张书记的指示,近年来,我们建成了大庸府城文化街、老十字街等特色风貌街,启动了“四路”两旁建筑“穿衣戴帽”工程,但是,这还不够,还远远不够。要着力提升城市特色,加快城市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凸显城市山水生态特色;要继续推进城市环境整治提升“穿衣戴帽”工程,按已经确定的统一风格对主次干道的公共汽车站台、路灯及两侧的房屋进行综合改造,对城市重要节点的标志性建筑及城市桥梁进行亮化、美化,彰显地方特色;要为公路沿线农村村民建房提供风格统一而又切合实际的设计样本,突出城市的土家族建筑风格的主色调,配套开发一些民族民俗旅游产品,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特色街区和专业旅游产品,培育特色旅游服务产品和品牌,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特色,打造具有生态特色、民族特色和服务特色的特色旅游城市。 |
|
|
编辑:盛克俭 【关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