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主页->旅游快讯->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文化名乡”的构想
 
旅游快讯

桑植县芙蓉桥“白族文化名乡”的构想

发布日期:2009/2/4 9:23:02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钟德华

  芙蓉桥白族乡只是桑植的一个乡镇,这里曾出土了被誉为“世界恐龙之父”的无牙芙蓉龙化石,这里有国家级的娃娃鱼核心保护区,这里更是桑植白族的主要聚集地。近年来,该乡党委和政府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围绕民族文化做文章,着力打造白族文化名乡,促进旅游兴乡,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善良勤劳的芙蓉桥白族儿女正朝着把芙蓉桥建设成为“文化名乡、恐龙故乡、大鲵之乡、旅游新乡、产业大乡、经济强乡”目标不断前进。
特有条件
    在距今70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时期,现在的芙蓉桥还是一片没有人烟的荒芜之地。一天,随元军出征的云南大理白族士兵路经这里,发现此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是一处生产生活的理想场所。早已厌倦征战生活的白族兄弟便决定留下,开辟耕地、建筑房屋、生儿育女,经过700多年的繁衍生息,逐渐演变成今日之芙蓉桥。
    虽经数百年的岁月沧桑,但白族文化在芙蓉桥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白族语言依然原汁原味;优美的白族仗鼓舞、九子鞭和民歌仍然被广为传唱;经历数百年风雨的以谷氏宗祠为代表的白族民居依然耸立;漂亮的白族服饰仍被部分中老年人所穿戴……
    发展现状
    拥有建设白族文化名乡优势资源的芙蓉桥白族儿女,在乡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勤练“内功”,积极展开对外文化交流,打好建设白族文化名乡的“组合拳”。
    寻根问祖,与云南省大理州喜洲镇结为姊妹乡镇。作为桑植白族的主要聚焦地,芙蓉桥的白族儿女自觉地肩负起进行白族文化交流的重任。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寻根问祖访亲团终于在2001年成行,顺利与云南大理州喜洲镇结为姊妹乡镇。大理州及喜洲镇对芙蓉桥保护和传承白族文化给予了大量宝贵的指导和帮助,如援建中心小学、卫生院、摄制白族文化纪录片等。近年来,芙蓉桥乡和喜洲镇实现了多次互访,进一步加强了的姊妹情谊。
    做足工作,对民族艺术进行整理和保护。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最重要体现,而独具特色的仗鼓舞、九子鞭和桑植民歌等民族歌舞是白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在白族文化的保护方面,芙蓉桥做了这样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寻找白族歌舞方面的能人和传人,防止这一宝贵文化的失传;二是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组建业余仗鼓舞和九子鞭队,并把仗鼓舞和九子鞭纳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三是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对开展白族文化保护工作给予积极扶持。
    统一白族街道建筑风格,对有代表性的白族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在该乡,包括政府办公楼在内的街道两旁建筑都按统一规划建成为白族风格,突出素净、精致、庄重、整齐、粉墙画壁等特点,具有显明的白族特色。同时,该乡还积极申请项目,准备对白族传统建筑特别是有代表性的宗族祠堂进行保护性修缮,使之成为传承白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美好愿景
    当前,对更多的人来讲,芙蓉桥还未曾听说,可谓是“养在深山人未知”,更别提到这里观光游览了。的确,芙蓉桥现在还仅仅是桑植的一个乡镇,但随着一系列项目计划的实施,芙蓉桥终将被世人所睹目,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向往之地。
    强化硬件,加快白族风格小城镇建设。芙蓉桥历来重视小城镇建设,在建成喜洲南街的基础上,喜洲大桥、喜洲北街的开发也被列入规划,投资240万元的芙蓉龙博物馆已正式开工。该乡正积极落实资金,准备对已建成街道实施改造,包括安装路灯、改造下水道和按白族风格进行“穿衣戴帽”等。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芙蓉桥的城镇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白族文化特色将得以更好的体现,成为桑植东北部有特色的中心城镇。
    办好上九庙会,优化文化交流平台。芙蓉桥上九庙会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九举行,因敬奉本主、方便人民在年后首次相聚而兴起,年年相传,遂成为当地白族儿女的重要节日。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规划,将利用该乡文化、区域中心位置优势,把上九庙会办成桑植一年一度的白族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对外宣传、推销和打造本土白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届时,芙蓉桥的白族文化中心位置将进一步显现。另外,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现代旅游观光业。一是开发芙蓉龙,高起点建设好芙蓉龙博物馆和遗址保护工程,成为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的精彩一笔;二是发展白族文化观光,建成几个精品景点。到芙蓉桥品白族文化、看芙蓉龙、观娃娃鱼将成为现实。

编辑:zjjxs 【关闭】   

 ·上一篇:张家界慈利县将电影送进千万家
 ·下一篇:春季张家界旅游养生先养肝

网友评论

 
用户:
查看所有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验证码:
 
 

内容搜索

标 题:
 

信息推荐

相关信息